除了最常見的圓形以外,鑽石還可以切割成很多其他的形狀,而每一種形狀都有著各自的特點。雖然一般來說圓形是最能顯示鑽石的閃爍,可是由於鑽石價值高昂,所以通常為了遷就鑽石毛胚原料形態,在選擇形狀時,會選擇可以保留鑽石最大重量的成品形狀而去打磨。一般而言,雜形鑽石從打磨鑽石的過程中,都能保留較大的重量,即是說雜形鑽石的成本相對比圓形為低,所以雜形鑽石的價格也較圓形為低。可是圓形的鑽石因其獨特的切割比例的關係,總是最能將鑽石的光芒、光彩和閃爍反映出來。但隨著市場上有更多特色和創新的首飾,令不同形狀的鑽石都被加以應用和接受。

圓形鑽石

「圓形鑽石」是一款擁有遠歷史而又最常見和廣為人知的鑽石形狀。在1919年, 一位比利時的鑽石切割家-- Marcel Tolkowsky,他應用了數學的計算理論運算出鑽石的完美車工比例。在運算中,他考量了鑽石與光的折射反應和影響光芒散發的光譜理論,創造出完美精緻的鑽石切割比例。Marcel Tolkowsky的運算方法成為了圓形切割的基準,經過多年來的改進,漸漸形成了現在的切割技術,造出優質的閃爍和折射反應的圓形鑽石的比例。

光澤(亮度)與閃光(顏色的光譜)的分別

公主方形鑽石

「公主方形鑽石」是在1981年被研發出來,時至今日它已經有超過30年歷史。公主方形的鑽石是在傳統的方形上留有鋒利而又未雕琢的尖角,它有著綠寶石形的階梯式的線條,但仍保留著圓形的光輝程度。一般的公主方形鑽石都是由76個瓣面組成,而它最完美的比例是1:1的正方邊長。
在選擇公主方形鑽石時,應避免選擇一些過於扁平的,因為平面太大和太淺會令鑽石看下去欠缺生氣。

綠寶石形鑽石

「綠寶石形鑽石」是其中一款最經典的形狀切割,而且時常被應用於在訂婚戒指中。它是由階梯式切割而成的平角長方形狀。一般來說,1克拉綠寶石形鑽石有大概面積是7 x 5毫米(mm)。
因為它有著平衡瓣面和簡潔的線條,相對下鑽石的內含物和瑕疵會比較容易發現。所以若選購SI級以下的綠寶石形鑽石,有必要先確定瑕疵是不被肉眼看見。

上丁方形鑽石

「上丁方形鑽石」與綠寶石形的切割十分相似,唯一的分別在於它是正方形的。跟綠寶石形一樣,它擁有著斜角的切割,雖然這切割款的檯面比較細,但會有較大幅度的階梯式切割。
因為跟綠寶石形鑽石有著相類同的特質,所以在選購時,對鑽石淨度需要有較高的要求。

欖尖形鑽石

「欖尖形鑽石」看起來像是長長的橢圓形配上尖角在鑽石兩頭。這樣可以加強視覺效果,令鑽石看起來更大,像一顆有較大尺寸的鑽石。並同時它亦擁有著圓形鑽石的閃爍效果。
而細長的鑽石切割鑲嵌在戒指上,亦會令手指看得更修長,所以欖尖形鑽石是不少女士的喜愛。

橢圓形鑽石

「橢圓形鑽石」是一款適合一些想要選購有著圓形切割般閃爍,同時又可得到比圓形鑽石較修長的效果的人士。最好的橢圓形鑽石比例是1.5: 1。跟欖尖形鑽石一樣,橢圓形也有令手指看得更修長的效果,所以同樣受到女士們喜愛。

雷地恩形鑽石

「雷地恩形鑽石」是擁有明確簡潔的線條和斜角的正方形切割。它在高貴的寶石形切割下同時保留著圓形鑽石應有的燦爛光芒。
因為它擁有整齊而又簡潔切割,所以雷地恩形鑽石時常被用作戒指上的主石。

梨形鑽石

「梨形鑽石」又稱「淚滴形石」,它是從圓形切割結構改良出來的。它的修長形狀,擁有著兩個不同的末端,包括圓形的弧度和尖角。
因為它獨特的形狀,時常會被用在吊墜式耳環上。

心形鑽石

眾所周知,心形象徵著「愛」,所以心形鑽石時常被認為散發著浪漫的氣質,去用於求婚或表達愛意。
在選購心形鑽石時,應該避免選擇太長或太闊的心形,以免影響它原本優雅的比例。

墊形鑽石

「墊形鑽石」亦會被稱為「枕形鑽石」,是指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切割配合著圓渾的轉角。它亦是其中一種有著長久歷史的普及鑽石形狀。
墊形也適合一些以較大重量鑽石為主體的戒指和耳環上。